在這裡先感謝在之前探討「百分之百的信任」文章裡留言的各位,沒想到我一個陌生人的內心解析會讓這麼多人給我留言鼓勵或打氣。這個世界也太有愛了吧!
我後來再仔細想想,甚至又跟老公聊了更多,我發現「我本人」的這個組合,是由原生家庭、後天成長,甚至是更深層的文化背景而來的。
「原生家庭」讓我沒自信、沒有安全感,「後天成長」更是穩固了我現在的各種做法和想法。
但深植在我基因裡的,是「文化背景」。
不知道我這樣想有沒有錯,但我覺得文化背景確實有加深我的不信任感。
(以一個「原本就沒有從『原生家庭』和『後天環境』造就出安全感的人」而言啦)
我先截取一段以前分享過的文字:
“因為我不信任你會好好守法,所以公園內的告示告訴你做了什麼違規的事要被罰多少錢。
因為我不信任你會遵守交通規則,所以我趕時間先搶先贏、大膽的人先走。
因為我不信任你在疫情期間會好好戴上口罩,所以我祭出罰金、檢舉這一套。
因為我不信任你可以好好地治理國家,所以找出各種理由來攻擊,讓大眾對你打上一個大問號。
因為我不信任or接受選舉結果,所以開始看到黑影就開槍,也沒有好好查證。就算被非政府組織查證了還要懷疑真實性。”
之前看過有人說台灣是「先禁國家」,也就是說,我們很多東西都是「因為怕原則被破壞,所以乾脆直接禁止」。
例如我們的海邊會有各類禁止游泳的標示、我們的懸崖邊有各類禁止跨越的警告、我們從小被教育要用功讀書不要想些有的沒的…
我也開始在想,為什麼「避嫌」跟「孝順」一樣,沒有一個直接對應的英文單字?是不是代表這個概念原本就不存在英語的世界裡呢?
我們可以用其他的話語去解釋、去形容他們,但無法用一個單詞直搗黃龍的讓對方理解意思。
「這會不會跟我們的文化差異有關?」我這麼想。
「如果今天我在一個歐美人的論壇,po了那一篇『百分之百的信任』文章,是不是風向會不太一樣?台灣人會說『要會懂得避嫌』,但如果是歐美人呢?他們會這樣說嗎?
還是他們會說『我覺得妳想太多了,妳要更相信妳的另一半啊!』」
我仔細思考後,大概是這麼想的。
我老公後來又跟我聊了很多,我告訴他,我們是兩個不同的個體,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你或許覺得你的作法沒錯,但我卻覺得「你在試探我的底線」。不過,我們無法改變彼此,我們只能從自身慢慢做出改變。」
「如果我開始沒自信地胡思亂想,你是否可以稍微注意一下自己的做事方法?如果可以改一下讓我更安心,那不是更好嗎?」
「不過當然我也要做出改變,畢竟感情是雙向努力的。我也會慢慢地學習讓自己不要想太多、慢慢地讓自己更有自信。」
我這麼說。
「我沒有說你們的文化不好,但感覺你們一直不能好好的have fun,不能好好的enjoy your life。但你想想,如果你夠開心了、體驗得夠多了,從內心感到滿足了,還會想要去嘗試更多的可能嗎?」
我老公這麼說。
他這樣講好像也沒錯。
不過,我還是覺得「不信任感」是深植在我的基因裡的,這個不管我用多少話、用幾個語言來解釋,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我老公可能終究還是無法完全100%的理解。
「妳可以試著讓我理解,因為我是妳的老公。」
「就像一開始我去台灣時,大家沒有問我就幫我點菜,我覺得不被尊重,但現在也可以理解這個文化差異了。」
「或許妳哪一天要找鄰居爸爸時,還是直接私訊他比較好。因為如果妳明知道鄰居爸爸可以直接處理,但還是先去私訊鄰居媽媽,這對他們來說,可能也不是『尊重』,這也是文化差異的一種。」
「我們創群組後,如果鄰居媽媽還是私訊我,我就會在群組回覆。但畢竟人家是芬蘭人,對亞洲文化或華人傳統不熟。我可以改變,也可以默默地、不讓他人發現的做出一些讓妳更安心的舉動,這沒問題。但我們不要去想辦法改變他們。」
我老公這麼說。
真的很謝謝他願意理解我的想法,他也說很謝謝我這麼坦白地跟他分享。畢竟一直煩惱在內心,一次爆發開來也不是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吧!
這種關於「信任」的文化差異真的很深層,可能我們聊一輩子還是無法百分之百的體會對方的意思。
我就是一個台灣人、他就是一個芬蘭人,一定會有差異。我們就只能在差異中找到對方都能舒服的做事辦法。
異國婚姻很有趣,我常常在想,我這輩子的課題是不是就是會不斷地思考、不斷地衝撞體制?
但這樣的日子似乎也不錯啦!
-
最後想補充:「信任」這一點也是蠻一體兩面的
光口罩這一點,我們彼此間的不信任,讓我們更有防患意識,所以疫情在台灣控制得當。
在這裡就…大家很遵守,政府說要戴口罩,就相信他們,好好戴好就是了。政府說沒有硬性規定了,也不戴了,然後病毒又開始滿天飛。
不知道這樣的形容能不能讓大家理解,但我是這麼想的。
「百分之百的信任」可以是好的、舒服的、正向的,也可以是完全相反的這樣。
在Threads讀這篇討論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