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台灣選舉可以也不要跟美國這麼類似?好好闡述自己的政見不行嗎?一定要去挖競爭對手的弱點或錯誤來攻擊?
舉例來說,芬蘭這次九位總統候選人,小黨知道自己沒有機會選贏,但還是會出來闡述理念。即使知道最後還是只會有前兩名候選人大幅領先,但兩次的投票過程,可以讓擠進第三名的小黨在第一次被大家看見,進而更爭取到未來贏的機會。(即使變成總統也得放棄政黨,成為無黨籍的人)
美國一次就兩個候選人,也是互相攻擊。
但台灣沒有這個本事啊,我們對面有個虎視眈眈的惡鄰,怎麼透過網路或金錢操控島內的,我們沒有人可以知道。
台灣沒有撕裂的本錢,因為我們的社會建立於各種不信任。(雖然這樣好像言重了些)
因為我不信任你會好好守法,所以公園內的告示告訴你做了什麼違規的事要被罰多少錢。
因為我不信任你會遵守交通規則,所以我趕時間先搶先贏、大膽的人先走。
因為我不信任你在疫情期間會好好戴上口罩,所以我祭出罰金、檢舉這一套。
因為我不信任你可以好好地治理國家,所以找出各種理由來攻擊,讓大眾對你打上一個大問號。
因為我不信任or接受選舉結果,所以開始看到黑影就開槍,也沒有好好查證。就算被非政府組織查證了還要懷疑真實性。
到底?我們好好的尊重彼此、信任彼此真的這麼難嗎 🥲 對外有個地方在虎視眈眈、摩拳擦掌的等我們內耗了,我們還要中他們的意嗎?
-
這真的是近期最後一篇偏政治文了,謝謝 🙏🏻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