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公共空間不禮讓親子,不是厭童仔,頂多就是沒什麼同理心。
在親子優先的區域不禮讓,那也是沒什麼同理心,甚至可以說非常自私、非常噁心、明知故犯。
但還要刻意來網路上大聲嚷嚷著說「你們要生小孩關我們屁事喔?」、「為何我們要讓你們?」、「我們花同樣的錢,為什麼還要忍受你的小孩?」
那除了自私、沒什麼同理心以外,還非常無知。
因為你所在的這個世界,就是會有各式各樣的人,其中包含了行動不便的身障者、動作稍微遲緩一點的老年人,當然也包含了還不太能控制自己的孩子們。
而且,沒錯,你就是個厭童仔。
相反的意見不是不能講,但可以換個方式講。每個人都有發表自己的意見,但絕對不是用打壓、貶低他人的方式來論述,何況對方沒有錯。
因為,「生孩子」不是犯錯,而是選擇。
而這種選擇,不該被嘲諷或打壓,應該被尊重。
這才是一個成熟的社會。
如果遇到生了不想教/不願意教的家長,那非常歡迎你直接出聲,當下直接跟對方表達,或直接上前教育孩子,而不是事後再到網路上抱怨。
如果你不敢直接表達,偏要在網路上抱怨,那請你再回頭讀一遍這篇文章,謝謝。
-
如果有人的立場是「網路上處處征戰給別人貼上厭童仔的標籤,那我們在其他空間場合遇到孩童父母也會有壓力啊?」
那你要去討伐的,是「公審」這回事,而不是「生養小孩」這回事。
希望大家有看出癥結點在哪裡。
(此文是看到這篇有感)
更多:
台灣地狹人稠不應該成為「界線不分明」的原因。
- 邊界感的重要 (2024.05.08)
帶小孩搭大眾運輸,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 育兒友善 (帶孩子搭長途交通工具) (2024.04.23)
芬蘭有關育兒友善的報導
- 芬蘭育兒友善嗎? (2024.04.23)
在Threads讀這篇討論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