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話題似乎是「高齡產婦」
我生第一胎的時候要35歲、生第二胎的時候要37歲。
在芬蘭產檢的時候,從來沒有哪一個助產士、醫生或護理師告訴我「你是高齡產婦」這件事。
(但其實就算他說了,我也不會怎麼樣。畢竟35歲以上的孕婦在醫學上來說,就是高齡產婦的事實。)
讓我比較不舒服的是,在台灣產檢時,我明確表達自己只會在台灣待一下子,不會在台灣生產。
診所人員還一直推我做很多測試,什麼基因檢測,要花萬把塊。
還說「你是高齡產婦,要做羊穿喔!」
(不能說「由於妳是高齡產婦,我們建議是要做羊穿,你要不要考慮一下做看看,這樣對媽媽寶寶都好喔!」這樣嗎?)
我跟他們說,我在芬蘭第一胎時抽血做過很多檢查了,他們還要我們跟芬蘭調那些抽血結果來看看,是不是真的做過類似的檢測。
所以我對台灣看婦產科的感覺,就是雖然每個禮拜都可以很幸福地去診所看看超音波,但是面對診所的人員真的會有莫名的壓力。
不過我也知道,這不能上升成為「台灣婦產科的人都這樣」,因為可能我遇到的是比較不會修飾話語的診所人員,或是給人家莫名壓力的診所。
後來,我們在台灣流產了。
醫生也是邊照超音波邊平靜地說「沒有心跳了,這種小週數建議吃藥,如果沒有流乾淨,我們再來手術。」
我明白這個對醫師來說,可能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了,但我們第一次遇到,實在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而且這還是我老公開心、期盼著一陣子,來台灣後陪我的第一次產檢。
我們難過到夫妻在台中街頭抱著痛哭。
後來我就換一家診所了。
另一家診所可能名氣沒有原本的那間大,設備也沒有這麼新,甚至醫師跟護理人員的年紀都稍長,但他們真的、真的很溫柔。
雖然年紀大一點,偶爾還是會開啟碎碎念的模式,但我覺得他們給我的感覺是「很有溫度」。
我不會因為被說「高齡產婦」就不開心,但我確實會透過醫師和護理人員的用詞跟態度被左右心情。
Btw,我回芬蘭就懷孕了,我問了這裡的醫師,我需不需要做羊穿,因為我在台灣有被提醒自己是高齡產婦,所以「需要」做,沒得選擇。
(應該是可以選,但聽起來不是)
對方說,我很年輕,不用擔心,我們先做非侵入式的,有問題再說。
於是我抽血做了初唐檢測,後來某個數值有問題,再抽血做NIPT,然而結果卻是讓人安心的。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