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個網友問我有沒有在教芬蘭語。
我的老天 😆 她好可愛,我的芬蘭語超爛,都還給老師了…找錯人了、找錯人了啦(手在臉前揮呀揮)
我就分享啦:在我遇到我老公之前,我就很喜歡芬蘭了,所以透過YouTube自學了一點芬蘭語。
但我只會很簡單的,例如星期幾、月份、顏色、簡單打招呼、數字這樣。
後來,自從知道芬蘭語變成必學的東西之後,我頓時喪失興趣,只想擺爛。
回想一下…
第一次來芬蘭獨旅時,我人已經在愛爾蘭待一陣子,脫口而出的cheers多於thanks或kiitos。
(都是「謝謝」的意思,愛爾蘭喜歡說cheers)
第二次來芬蘭獨旅時,我人在台灣一陣子,所以kiitos倒是朗朗上口。
第三次來芬蘭時,我已經在比利時待一陣子,撞到人會不小心說成pardon,要謝謝會不小心說成merci。
第四次來是來見我老公,第五次就是搬過來了。
不管來了幾次,我的芬蘭語都是kiitos(謝謝)、moi(你好),還有heippa(再見)走天下。
但我也自知這樣不行,只是到現在一直都還在找動力。
沒辦法,我老公的家族上至90歲的爺爺,下至我兒子們,都會英文或中文,所以…我就還沒認真學 😅
目前的最大動力就是…我們家這條街的媽媽們一起遛小孩時,鄰居孩子們用芬蘭語跟我講話,不過我有時候聽不懂,就只能點頭微笑。
然後,葡萄乾的保母都跟我用手機聯絡,我都先Google翻譯了才傳訊息。
是說,未來兒子們上學,我如果會芬蘭語的話更好就是了,說實話也差不多是迫在眉睫的程度。
因為葡萄乾也到了要上幼稚園的年紀了啊啊啊 (抱頭)
我剛來的時候,在社會融合課程上過芬蘭語,短期內到了A2.1的程度,學習過程說有多痛苦就有多痛苦,但現在都還給老師了。
而且,我連上班都可以用英語!
我都跟學生說:「我們是彼此的老師,我教你們華語,你們教我芬蘭語,一言為定!」
我也真的跟他們學了一些 🫶🏻
目前就是每天聽我兒子和我老公對話時這裡學一點、那裡學一點。
我媽也問我,我老公不會很想知道我在跟我兒子講什麼嗎?
我說…我會翻譯重要的給他聽 😆 如果需要的話,2Y9M的葡萄乾也會翻譯。
我懂他們的對話比他懂我們的對話還要多。(好繞口)
我老公的朋友群裡,一個和比利時人結婚、一個和美國人結婚。
他也要我不要給自己壓力,一來是他也不會華語,二來是他知道我目前真的沒有動力。
修過教育學的他知道,沒有動機、沒有動力,逼著學是最沒效果的。
「我們那個比利時的朋友也是十幾年後才開始開口、講得稍微流利些,妳現在就多聽,培養語感、抓生詞學,哪一天真的想學,就會很快上手了!」
很會安慰人的老公 🥹
-
最後補充一點:
這幾天我和老公聊天聊到,現在台灣有些年輕一代的人不自覺的會使用中國用語,也越來越多人覺得「中國沒什麼不好」。
他倒是有提到,現在芬蘭的年輕人芬蘭語也越來越差,一句話裡面可能有幾個字是英語。
芬蘭語越講/寫越糟糕。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