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少子化和高年齡社會

有人在問,為什麼一定要生小孩?人口已經這麼多了、世界這麼糟了,為什麼還要生小孩來受罪?

(我聽過幾個朋友當初都這麼說,結果現在反而會跟我聊育兒經 😆)


確實,不一定要繁衍,我們也必須要尊重每個人做的決定。

如果有些人決定要生(先無論他們是真的生了會教育,還是純粹只生不教),那我們這個社會能做到的,就是給予新生命再多一點的關懷、多一點包容、多一點協助。

同理,如果有些人決定不生,也不需要一直問他為什麼做這個決定。不給壓力、不過度問候就是最基本的尊重。


少子化的面向本來就有很多,我記得這也是全世界多數已開發國家正在面臨的狀況。

之前也講過,生育率低的原因有很多,經濟、性別意識、傳統議題、婚育觀念、教育程度、交通、薪資、工時、房價都有,這是環環相扣的,絕對是種種原因連在一起的結果,而不是哪一個才是特定主因。

我自己分享過很多次交通的觀察,因為這是我切身體驗到的實際狀況。別人我就不知道了,畢竟每個人重視的原因不同、感受也不一樣。

像我沒有遇到豬隊友或是糟糕的親家,所以婆媳問題或什麼老公婚後/生小孩後就變一個人這回事,我就無法講什麼。

(即使聽到的鬼故事不勝其數,但畢竟不是親身經歷,所以就留給別人談討)


再說,沒生小孩前,我也沒去注意過交通上的盲點。也是生完孩子後才發現,原來過去我沒有注意到的小細節,是因為我沒有那個需求。也有可能因為自己的疏忽,造成他人的不便而不自知。


換個話題,其實芬蘭也是少子化越來越嚴重,而且我記得還是北歐墊底的呢!

北歐雖然有「婚育脫鉤」這個概念,但生育率還是不高。我看了一下大家的討論,有人提到低薪、高稅收、房價、育兒成本高…

很有趣,跟台灣討論這話題時的重疊率不低。


在芬蘭,不少人是open marriage的狀態,也就是「開放式戀愛關係」。

也有一種是…我可以跟你一起生孩子,但我們沒有做「結婚登記」這個動作。


這樣也沒有不對呀!就只是每個人的價值觀一不一樣而已。


外國人有seeing somebody、dating、in a relationship的階段。

有些人在seeing somebody的時候,可以一次跟很多人見面、跟很多人試看看、跟很多人做親密的事。

但有些人就是不行,就是一次只能專心跟一個人發展看看。

兩邊也都沒錯呀!就是觀念不同而已


糟糕我好像扯得太遠了。


2025年開始,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45歲以上的人口會佔總人口的一半以上。大家孩子越生越少,很多人寧可養一隻寵物也不生小孩。

我覺得好在於,大家越來越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越來越知道自己未來的生活可以如何規劃,而不是遵循著傳統世俗的綁架,隨便找個人結婚生子,就是為了要「跟平常人一樣」。

畢竟上一代有太多因為這樣而不幸福的例子,看多了,也怕了。

壞的在於,以後老一輩的人越來越多,可以上班賺錢繳稅的人減少,資源開銷比收入來得高且快,這真的是會上升成國安問題呀 🥲

-

網路上看到的:

「芬蘭是經合組織 (OECD) 國家中老化速度最快的社會之一,根據 Pirhonen 等人的調查,芬蘭 65 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 14.8%,但 2019 年,這一比例上升至 21.8%。
全國整體統計數據也顯示,芬蘭的出生率令人擔憂地下降,尤其是近年來。此外,城市化使許多偏遠地區幾乎空無一人,但最近的遷移趨勢是人們正從中小城市遷移到大約十個成長中心。」


其實這裡住久了,真的會開始注意到一些事。

例如政府因為經費不足,我老公的野戰訓練變少了、我們這個城市的醫院原本有計劃不再開放24小時(還好計劃不成功)、孩子們可以去的公園一個一個收起來了、芬蘭箱的內容物逐年減少…

都跟少子化脫不了關係吧。


總之,什麼都是環環相扣的,沒有一個是主因。


*2022年:
芬蘭生育率1.32
台灣生育率0.87





更多:


如何走出交通地獄系列報導 (公視獨立特派員) (2025.02.19)

交通廣告 (脆文) (2024.09.18)

行人地獄 vs 人民素質 (2024.04.27)

育兒友善 (帶孩子搭長途交通工具) (2024.04.23)

台灣生育率vs性別問題 (2024.03.18)
 








 
快到IG來看看我的日常 :D
 
--在FB讀這一篇--
 
在Threads讀這篇討論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可可 的頭像
    可可

    芬蘭可可豆 Coco Talk in Finland

    可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