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跟老公和朋友們聊天,從座號聊到我們的考試。
我說到我印象中就是考兩天,無論基測或學測。一科可能一個半小時左右(吧,我忘記了),中間休息一下,再繼續考下一科,兩天就可以考完。
我老公就接著分享芬蘭高中畢業考(大學入學考試),我邊聽邊覺得很奇妙,因為跟台灣是完全不一樣的系統。
👱🏻♂️:「我考試的時候有帶點心進去考,因為一次就是一整天(後來查是六小時)。」
「一整天就考一科喔!中間沒有休息,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帶吃的進去考試。」
我想想也是,他們應該都是申論題,不像我們大多是選擇題或是非題,所以花比較久的時間也不奇怪。
我老公還說自己在考歷史的時候差點寫不完,六個小時耶!
👱🏻♂️:「我們每個人至少要選四個科目」
(現在是五科,他考試也是快20年前的事了)
👱🏻♂️:「必選的有母語(芬蘭語或瑞典語),還有數學跟另一個語言,我選的是英語。然後你可以再自選其他科目,我就選了歷史跟法語。」
「大家坐在教室裡,一個人一個位置,手寫答案。但現在都是數位化了,應該都是電腦作答。」
我看了一下照片,跟我們考基測考學測時的座位差不多的感覺。
👱🏻♂️:「我記得總共有十一科可以選。」
「J的英文得到五分滿分喔!比我們住在美國很久才搬回芬蘭的朋友AI分數還要高!」
(朋友J在一旁笑了笑)
我也很訝異,因為朋友AI現任工作是自創公司,接案翻譯芬蘭語和英語。
我就接著問,那可以選很多個科目來考試嗎?全部的科目都選是OK的嗎?是不是代表你考越多科就越有可能會有不同的大學願意錄用你?
👱🏻♂️:「當然可以,每隔幾年就會有新聞說哪個人考了十科還是十一科,然後排名全國前幾這樣。」
「如果你是全國排名前5%,那就是真的超強!進大學絕對沒問題。」
我就想,台灣也是時不時就有這類「優秀考生」的報導。
👱🏻♂️:「還有,高中畢業的文憑跟這個畢業考通過的文憑是不一樣的喔!」
我在一旁:「😳😳😳😳是什麼意思?!」
👱🏻♂️:「如果你要進入大學,你就需要通過這個畢業考試(大學入學考試)。考試通過就會有一頂帽子,也就是前幾天勞動節大家會戴出門的那一頂白色帽子。」
「考完、通過了,就可以進大學就讀。如果高中畢業了,但這個畢業考沒過,就無法讀大學了。」
「滿分五分,但其實兩分就可以算通過啦!」
我就在想,怎麼不是取中間值三分啦?!到底!
不過這點跟台灣好像也是有點類似,高中畢業不代表可以直接讀大學,還是得考學測。
(想當初我備審資料做得好認真,還被表揚了一番。而且一月學測就考上了,之後的七月指考就沒有參加。)
我又問,那如果你不是讀高中呢?如果是職校,就沒辦法得到那一頂帽子了對嗎?
👱🏻♂️:「對呀!畢竟是『高中』畢業考,如果沒考過,或不是就讀高中,就沒辦法得到帽子了。」
這一串討論讓我覺得很酷。
我還分享了,台灣是十二年國教。
👱🏻♂️:「真的嗎?可是台灣還是學歷最高的國家、前幾名聰明的國家耶!」
「芬蘭國教是十八年,過去是十五年。」
(咦可是我查了一下,芬蘭免費的義務教育是九年呀!)
但總之,我在芬蘭遇到的親友,就我所知的有不少都是一直在讀書,讀到二三十歲了還是繼續讀,可能有兩個學士學位、兩個碩士學位之類的。
一來是這個社會真的鼓勵他們慢慢找出自己的興趣在哪裡,二來是他們的社會福利讓他們可以無後顧之憂的一直當學生。
所以可能讀了一下烘焙,發現不喜歡,改讀醫學,又發現不喜歡,那就改讀工程,每個都去試看看。
這樣一路慢慢地讀、慢慢地找自己未來能從事自己也有興趣、有熱忱的工作。
這些都是我沒有想過的路呀!我一路就是這樣隨波逐流,跟著大眾走,讀完高中就銜接大學,理所當然。
每次我們回台,都會回車城阿媽家,當然也會去車城福安宮。裡面除了有土地公,還有文昌帝君,所以我也跟他解釋過帶准考證去拜、去點光明燈這類事情。他也覺得很酷 😆
好了篇幅有點長了,就先停在這裡。
其實我們還聊了很多,但我就記得這樣而已。下次有什麼有趣的內容我再紀錄起來!
(圖片的帽子就是我老公的高中畢業帽)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