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十年前,差不多是我去愛爾蘭打工度假前後,有超級多異國戀專頁在臉書上爆開,那時還出現了靠北異國戀的專頁,我記得。
 
也差不多在那時候,我對「和外國人結婚」這件事沒什麼興趣了,畢竟看太多外師在台灣的所作所為,那時候甚至還有點討厭外國人…


畢竟我作業改的好,那是正常,但外師作業改錯了,家長跟主管抱怨,怪我為什麼沒有好好檢查? 🤷🏻‍♀️

家長們,我們要做的不是只有教書,還有行政、活動什麼有的沒的,領得還比外師少將近一倍,你們知道嗎?

我有修TESOL,有英語教學的專業在,你們喜歡的外師有嗎?


好啦抱怨這些不是我這次po文的重點。


那時候自己對於和外國人結婚已經完全沒有各種羨慕或什麼其他想法,但交一些外國朋友倒不錯。

在這之前,我是幻想和李奧納多結婚的 😆 然後差不多高中打消想法,覺得跟一般外國人也行。到了就業後才真的覺得no no,什麼嘛!我還是隨緣,不然單身也行!

 
之前我在Podcast也提過,自己開始用Stickam認識外國朋友,就因為某個當時的部落格推薦自己在那裡認識美國男友。

幾年後,我們成為朋友,雖然我後來進度超前,但還是一起在海外當au pair、一起搬到海外生活、一起結婚生孩子、一起聊育兒經,還見面吃飯過。


那一波的異國戀社團,大家唸得出來的,我到現在還跟幾位成了FB或是IG網友。

在這之後,見面的也不少人,所以聽到的八卦可不少 😅

沒想到自己也成為異國戀的其中一員就是了,我還真以為自己會孤老一生,在偏鄉教書之類的。

但…雖然不是很喜歡給人劃分族群,但異國戀族群確實有些會很喜歡強打自己的混血小孩或外國另一半。

(我分享在地文化、文化差異的時候確實可能會刻意提到,但不是炫耀的心態。)

(我自己是這麼認為啦 😅)

(但每個人經營都有自己的想法,也沒有哪個才是「好的」、哪個才是「壞的」)


我只能說,有時候「講話直」就是「沒禮貌、沒教養」的說詞。

然後…人前人後一個樣,不ok餒。

-

 
主要是希望大家看到這一篇,希望打差不多的關鍵字有助於演算法讓大家發現。

用到ㄑㄍ這個詞真的誇張,同是女性講話還這麼不留情面,也顯示出自己的高度在哪裡呀…







在Threads讀這篇討論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可可 的頭像
可可

芬蘭可可豆 Coco Talk in Finland

可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