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5.5的紀錄,有稍微修改)

那天跟一個在文理補習班教英文有10年經驗的人聊天,她現在在愛爾蘭打工度假。

我們非常不一樣。她對於國三(現在叫九年級?)以前的文法結構非常熟悉,畢竟升學班她教了10年!讀、寫對她來說都比較不成問題。但是聽、說就有點困難...

老實說,我覺得這是很多「在臺灣教美語」的中師的問題。

他們可能知道的字彙很多、文法架構了解的非常完整,要改學生的作文都不是問題,也可以很清楚的分辨什麼叫做關係子句、什麼叫做be動詞、什麼叫做補語之類的「專業教英文『中文解釋』」等等。

但是真的遇到老外,卻反而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或是太過於著墨在文法,而導致好像在跟書生講話一樣。因為沒有出國讀書,也沒有再進修,所以不知道一些用語在美語系國家是否仍還流通。


我也是教美語出生(不過我更愛British English)

雖然資歷非常短淺...跟她比起來,我害怕改學生作文、覺得自己的字彙量非常少、讀一大篇英文可能要花她一倍的時間,寫的話…八成也無法用太艱深的詞彙...不過聽、說對我來說倒不是太大的困難。
 
在愛爾蘭,很多臺灣人不習慣看沒有字幕的電視電影,我卻老愛在下班後打開電視,或是跑去電影院。之前還看了片長超級無敵長的《The Wolf of Wall Street》(華爾街之狼)。

別人問說「妳都聽得懂?」

其實大概八九成沒問題。


這趟回愛爾蘭聽到Phil的愛爾蘭式英文,我大概聽到第三句才開始適應他的爆快說話速度和愛爾蘭腔。

遇到Siobhán就更快了,大概從"I am so glad to see you again, Coco!"這第一句話就開始習慣南非+愛爾蘭腔。

這一切我覺得都要感謝書院,那個環境讓我們每天都要跟外國老師講話,每天都要逼自己說英文。

書院的教法和排課方式跟一般大學不太一樣(我在北實踐讀過一年所以略懂),我們大四就直接去國小實習。

(感謝老師們願意讓我們這群菜鳥嘗試,現在不堪回首那段誤人子弟的過去啊!)

學校沒有教什麼艱深的教學法,或是兒童心理學,而是讓我們直接知道「做為一個美語老師該如何讓孩子喜歡、甚至想要學這個語言」。

沒有教一些畢業就用不太到的西洋文學,而是讓我們自己動手做繪本,再自己上台呈現。
 
或是在畢業前教我們如何寫CV,格式是如何之類的等等。

其實書院教了很多東西,而這些東西都是別人偷不走的。


我不敢說自己的美語有多好,畢竟我擅長教的是發音和簡單文法,也主攻兒美。

其實在國外打工度假,外語系的人應該都會覺得「大家都可以國外生存,你說美語通,我說美語也通。」

「如果你又會其他的專長例如marketing、醫療、貿易、設計之類的,老實說我們才會認為自己本科系出身,卻在國外沒有什麼比別人厲害的地方...」

其實語言真的只是工具而已,臺灣人都被教育成考試機器,這真的好嗎?

一個教學經驗有10年的美語老師,現在在中餐館點餐還被關心「妳是不是英文不好?」

只因為她已經習慣用「正確的文法」說出「近乎標準的句子」,有時候還甚至覺得聽不懂愛爾蘭人的英文有點挫敗。

我心裡就在想,「美語老師」這個title,我們大家真的都對得起這個稱號嗎...?


2024更:

哇!讀完以後覺得自己憑什麼替他人覺得撐不撐得起這個title啊 😆

現在我對自己是「美語老師」感到驕傲,我可能美語沒有很好、字彙量不多,但這確實是我專業的一部分呀!







在Threads讀這篇文章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可可 的頭像
    可可

    芬蘭可可豆 Coco Talk in Finland

    可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