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在網路上看過不只一次,說教小孩時怎麼樣才可以不打不罵。
我覺得不打很容易,但不罵這點…
我覺得不打很容易,但不罵這點…
雖然也不是大聲斥責的那種,但我不免會碎念「媽媽不是講過很多次了嗎?為什麼你還要這樣呢?」
但也是要看狀況的啦。
如果是他一直把桌上的紙丟到地上,我會不厭其煩地一直說,反正最後讓他自己撿起來就好。(即使這中間他可能會不開心地哭鬧,但是自己做的自己承擔)
如果是他在路上一直跑,我可能就會大聲呼喊他,因為這攸關人身安全。(牽著他的手他會哭,因為不自由,不曉得有沒有解?)
「打下去就聽話了」是我會看到+嚇到的言論。
我一直都不覺得打人有用,被打的孩子(就是我)長大後容易畏畏縮縮、沒什麼自信、不敢為自己發聲。
但我不是要探討體罰這回事。
這幾天看我老公的爺爺、公公和他的未婚妻帶小孩,我真的覺得他們超有耐心,一件事可以一說再說。
「不要碰那個花」
「那個盤子不行拿」
「蠟燭放好」
如果有個量表的話,套在我看到的體罰言論上,大概講到第五次還是第十次就打下去了吧…
我覺得自己是有耐心的,但到了一個極限也會開始有各種措施,例如不讓我的孩子進廚房一陣子,或是把各種東西收起來。
其實也就是剝奪他的樂趣、剝奪他探索世界的權利啦 😅
但我老公和芬蘭親友們真的是可以一講再講,講到我覺得…你們真的覺得這樣講有用嗎 🫠
不過我老公他們的說法是「小孩子不懂,我們不厭其煩地一直講,總有一天他們聽得懂的!」
身在北歐,其實我很常探討「信任」的問題。
我覺得這個似乎也可以套用在這裡。
他們很信任孩子,覺得教久了就會了,也非常有耐心,面不改色、好聲好氣地不斷重複這個不行、那個不可以。
我也不是不信任小孩,要我放手也不是不行,但就覺得還是會有個極限,如果真的講不聽,那就再做一點措施。(即使我的措施似乎也沒能立即見效)
教小孩真的不容易啊 😅 正向教養的路要溫和要堅定,心臟也要很大顆的感覺。
對於講不聽的孩子們,你們怎麼做呢?
(圖片就是我兒一直很想玩、但一直被阻止的東西)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