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

看完之前分享的《安全依附》,有幾個網友在問說「怎麼給寶寶安全感呢?」

如果是對育兒有一點研究的家長們,可能聽過「百歲醫師育兒法」吧?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如果寶寶哭了,不要馬上抱起來。這樣他哭久了,就會知道「哭也沒有用」,會自己慢慢地安靜下來。

這只是其中小小的一點而已,但是我自己的做法就完全不是這樣。

如果以我自己的例子來講的話…

從寶寶在肚子裡面,我就開始跟他對話了。

我也不知道這樣子到底算不算是「胎教」。但我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很愛講話的媽媽,所以對著肚子講「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情」,或者是「待會要做什麼事」,對我來說都是蠻正常的。

這個習慣也一直延續到寶寶出生,然後一路到現在。

我覺得葡萄乾現在這麼愛講話,可能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媽媽我本人就是一個愛講話的人」吧! 😅

而且我所謂的講話,在別人的眼裡看起來可能會很像是自言自語。

例如面對他們倆兄弟,我會很喜歡告訴他們「我在做什麼」


譬如說…

「媽媽要幫你換布布囉!」

「我要把你的屁股抬起來囉!」

「我要準備擦屁股囉!」

「濕紙巾會冰冰的,對不起呀!」

或是

「哎呀!你怎麼會這麼帥呢?」

「你真的好可愛耶!」

「媽媽好愛你耶!」

「你慢慢喝,不要急!全部都是你的。」

「我看你一直打哈欠,累了齁?要不要睡覺了?」

「早安啊寶貝!你昨天睡得舒服嗎?」


反正我就是把他「當作一個人」在跟他聊天這樣。

而且是從他們出生開始,我就這樣嘰嘰喳喳講不停了。


他們出了什麼聲音時,我也會回應…

「是這樣呀!」

「喔~原來如此啊!」

「所以是這麼一回事啊!」

即使面對的就是一個嫩嬰在咿咿呀呀,我還是會這麼回應。


雖然剛出生的寶寶看東西都是模糊的,但我還是會把他們抱起來,直直的盯著他們的眼睛,跟他們聊幾句話。

而且,只要他們哭沒有多久,我就會馬上有所回應。可能在當下的情況,我不一定能夠馬上抱起他們,但是會至少馬上出聲,讓他們知道「我人就在旁邊」。

大概就是這樣,我想…這應該就算是有給安全感了吧?!

另外,我很多事情會先預告。

例如哪個親友要來家裡,我兩三天前就會開始跟他們講。

葡萄乾哪天要去保母家,我也會提醒他。睡前聊一下:今天是星期幾,我們哪一天會在家裡、哪一天要去保母家。

(當初去保母家有分離焦慮、掉淚的是媽媽我本人 🥲)

-

還有,我跟葡萄乾講話時,會儘量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跟他對話。

最近剛滿月的弟弟在家喝奶,因為是親餵,所以掛奶時間長。葡萄乾也開始懂得吃醋了,會一直說「不要弟弟、媽媽抱」。

而我也會看情形,如果小龍包沒有立即性的需求,我就會真的把他放下來,給葡萄乾一個大大的擁抱。

離開去生產前,我也一直告訴葡萄乾:弟弟在肚子裡,他出來會每天哭,我們就得給他喝餒餒,你也可以幫弟弟拿布布。

所以其實我們家哥哥(應該是)早就準備好了。

弟弟來了以後,也真的跟爸爸媽媽講的一樣,帶了禮物給哥哥。

只是去生產那時,我們三天兩夜不在家,葡萄乾似乎有點難過、有點不適應。即使我事前就預告了好久,但對一個剛滿兩歲的孩子來說,可能還是太複雜了。

不過還好的是,我婆婆告訴我們,只要沒有提到爸爸媽媽,他都是一切正常。

而且他好喜歡弟弟,每天就是要給他無限個愛的親親。

除了很喜歡去保母那裡,他也算蠻大方的,時常親友來家裡不久,葡萄乾就開始拉著他們的手到處逛到處玩。

-

大概就是這樣。我也不算專業的,就是一個普通的語言老師、一個普通的媽媽,做著普通的小事而已。

陪孩子長大的路上,雖然不會保證天天開心,但至少整體來說我蠻快樂的。我很喜歡、也很享受當媽媽這個角色。 ☺️






 
快到IG來看看我的日常 :D

--在FB讀這一篇--


在Threads讀這篇討論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可可 的頭像
    可可

    芬蘭可可豆 Coco Talk in Finland

    可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